企業成為園區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主體,紛紛打造綠色工廠、開展清潔生產、申報綠色產品,促進節能降耗。通過循環化改造,肇慶高新區內的600多家企業產業協作程度日益加深,循環經濟產業鏈關聯度達75%。
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在廣東肇慶高新區采訪時看到,小鵬汽車智能網聯科技產業園的廠房屋頂上,“躺”著一排排光伏板。它們猶如向日葵般“感知”著太陽,并把吸收到的陽光轉化成綠色電能。
2021年11月,小鵬汽車智能網聯科技產業園內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正式并網發電,并網后30%的生產用電將被這一部分綠色清潔電源代替,能源結構得到了顯著優化。小鵬汽車充分利用閑置的空間,在總裝、焊裝車間屋頂及停車位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裝機容量20735千瓦,預計年發電量2133萬千瓦時,約等于5萬人一年的生活用電,每年可節約標煤約6515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7512噸。
綠色與發展“比翼齊飛”,是近年來肇慶高新區在高質量發展“綠道”上提檔加速的關鍵舉措。
168家企業完成能源數據上云
“5萬多平方米的廠房,一年6000多萬度電,只能人工手動抄表做管理,人力成本高不說,管理效率還很低,各個生產環節的具體能耗情況更是一團亂。”肇慶高新區企業理士電源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回憶2019年以前的情況時說道。
2019年10月,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了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政策,肇慶高新區成為廣東園區智慧用能首個深度試點。由肇慶華工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牽頭成立的園區智慧用能服務產業集群,開始在這里開展以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的智慧用能服務探索。
“我們為企業構建了從高壓進線到車間、再到重點用能設備的三級能耗管理體系,實現遠程自動抄表,整體管理效率至少提升了30%。”肇慶華工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基于對能耗數據的智能挖掘與量化分析,精細化能耗管理成為可能,節能降費空間也被不斷挖掘。通過建立能源大數據采集與分析,智慧用能服務可以幫助企業實現用能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深度挖掘企業在用能安全、節能、降費層面的優化空間和潛在價值,精準適配相應解決方案,實現一站式智慧能源服務。
肇慶高新區通過打造能源互聯網園區數字化新基建,建立園區整體能耗數字化管控手段,提升園區節能減排統籌分析能力,進一步推動園區智慧能源產業的落地培育與創新發展。
截至目前,該項目已顯現出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肇慶高新區233家規上企業,已有168家企業完成能源數據上云和智慧用能管理系統建設。在接入數據的168家企業中,項目挖掘存在節能空間的企業118家,總節電空間約每年6425萬度電,相當于每年減碳近4萬噸;挖掘存在顯著降費空間的企業78家,總降費收益約每年1571萬元。
此外,在園區整體用能管控上,園區通過開展需求側可調資源聚合調控替代有序用電試點,創造了用主動響應替代被動錯峰的新機制,保障了園區企業的穩定生產與效益。
以園區智慧用能服務產業集群的方式推進碳中和,是廣東省在國內具有開創性和引領性的模式創新。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在其中起到了基礎性作用。
1月14日,國家工信部公布了2021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公示名單,全國工業互聯網園區融合應用新模式試點示范共5個,肇慶高新區“‘智慧能源+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創新園區”占一席之位。
循環化改造讓產業協作程度日益加深
近年來,肇慶高新區大力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充分整合資源實行集約開發,削減電力尖峰負荷,節約優化配電網投資,引導居民綠色能源消費,減少碳排放。
去年9月,國家能源局發出《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公布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的通知》,公布全國676個縣(市、區)成為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單位,其中廣東省32個,肇慶高新區名列其中。
作為肇慶市制造業的龍頭產業園區,肇慶高新區擁有600多家企業,全年日照時長達1600小時。利用優良的地理環境及各類建筑物,特別是工業廠房豐富的屋頂資源,園區開發建設分布式屋頂光伏發電潛力巨大。
在“自愿不強制、競爭不壟斷”的原則下,肇慶高新區按照相關要求,組織一批綜合實力強的光伏產業經營單位,配合推進整區分布式屋頂光伏建設,并分別在黨政機關、學校、醫院、工商業廠房、農村居民住宅等有條件的建筑屋頂開發建設光伏發電設施。
肇慶高新區也在籌備實施綜合智慧能源改革,儲能電站是其中一個重要模塊。儲能電站建成投入使用后,將充分與區內及周邊縣區光伏、風能項目對接,將新能源收納、存儲、上網連結為一體,打造肇慶高新區綜合智慧能源系統。
去年11月,國能肇慶電廠二期2×400MW(F)級燃氣熱電聯產項目推進活動在肇慶高新區舉行,項目致力于打造肇慶高新區綜合能源供應商和智慧能源站示范基地。
蒸汽是許多工業企業的動力之源。國能肇慶電廠集中供汽,能夠避免重復建設,降低企業投資成本,提升供汽穩定性,減少污染排放,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圍繞蒸汽供應鏈打造的產業生態鏈是肇慶高新區發展循環經濟的典型案例之一。通過圍繞重點發展產業建鏈延鏈補鏈強鏈,該區已構建多條循環經濟產業鏈。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我區有兩條硬杠杠。一是與園區現有企業、產業必須在產業鏈上相關聯,能做到補鏈強鏈、耦合發展;二是設立投資強度、能耗、土地利用強度和利稅產出效益等指標,推動高質量發展。”肇慶市政協黨組成員、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陳家添表示。
按照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肇慶高新區鼓勵區內企業密切產業聯系,打造循環經濟培訓平臺、肇慶物質流分析平臺,對循環經濟技術裝備進行推廣。企業成為園區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主體,紛紛打造綠色工廠、開展清潔生產、申報綠色產品,促進節能降耗。通過循環化改造,肇慶高新區內的600多家企業產業協作程度日益加深,循環經濟產業鏈關聯度達75%。
綠色生態成為園區和企業的主動選擇
位于肇慶高新區的水口寨河,河面波光粼粼、兩岸綠草青青。2020年以前,這里的水質長期處于劣Ⅴ類水平。為啃下這一硬骨頭,肇慶高新區采用GPS定位摸排,對全區水環境污染成因進行排查,摸清污染源底數,繪制雨污管網一張圖。
根據溯源排查發現的問題,肇慶高新區在污水匯流關鍵節點進行有效截污,先后完成白沙街、創新大街等截污工程。截污納管后,污水通過收集管網輸送至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才排放。
得到整治的不只是河流,還有空氣和土壤。通過推行VOCs企業“幫扶式”綜合整治、開展機動車尾氣專項執法,園區固體廢物得到依法依規有效處置,在線監測系統助力監測廢水廢氣穩定達標排放。
“從長遠來說,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不是對立關系,而是相互協調、共同促進關系。”陳家添表示,高新區堅決實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嚴把入園關。
在肇慶高新區,綠色生態的生產生活方式成為園區和企業的主動選擇。新增公共建筑中綠色建筑比例100%;已淘汰所有燃油公交車,新能源公交車占比100%;利用建筑屋頂進行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42個;園區除電廠外,所有企業全部采用天然氣和生物質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淘汰全部分散燃煤鍋爐,全區實現集中供熱,降低園區內能耗和污染。
一個脫胎于國營華僑農場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肇慶速度”創業,完成了由田園牧歌式農場向國家級高新區的嬗變。肇慶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進入新發展階段,肇慶高新區把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新的增長動能,將為國家高新區綠色轉型作出示范。
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 京ICP備05034026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0532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27號院 郵編:100036 聯系電話:010-68209024 傳真:010-6820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