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下簡稱“福廈泉自創區”)于2016年6月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建設,是我國第15個國家自創區,主要包括福州片區、廈門片區和泉州片區三部分。自批復以來,為更好地推進自創區建設,發揮自創區引領示范帶動作用,以省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成立了福廈泉自創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省科技廳)負責自創區各項工作開展。
近年來,省科技廳積極會同省有關部門和福廈泉三市按照國務院賦予的建設任務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全力推進自創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截止目前,全省約84%的高新技術企業、72%的科技小巨人企業和73%的新型研發機構在福廈泉成長。自創區建設主要做法和經驗得到全國政協副主席、時任科技部部長萬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批示,并獲科技部印發全國科技系統宣傳交流。自創區的一些政策舉措被審計署廣州辦作為典型案例予以肯定,入選全省機關體制機制創新優秀案例。
一是產業升級發展持續加快。突出專業特點和上下游產業集聚,持續建設了一批示范帶動效應明顯的特色園區和重大創新項目。福州片區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依托福州高新區、軟件園、倉山工業園、江陰港經濟開發區等園區,持續推動軟件信息、光電產業、生物醫藥等新產業、新動能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通信及網絡終端、高端裝備、光電、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六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壯大,積極建設“中國特色軟件名城”、“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等。廈門片區集成電路產業已形成覆蓋材料、設計、制造、封裝和測試環節的完整產業鏈,自貿區集成電路研發基地累計引進23個集成電路相關項目;逐步推出“廈門科學城”、“未來產業培育工程”、“廈門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一批標志性、抓手型工程,著力全面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泉州片區互聯網金融、智能制造等新業態特色凸顯,“海西金融超市”建成,微波通信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飛速發展,芯谷、智能裝備產業園等一批特色產業園和基地,國際信息園建設的華東南最大高可用數據中心已投入運營。
二是創新主體作用日益凸顯。強化分類施策和靶向服務,自創區創新創業創造環境持續提升,各類創新主體作用日益凸顯。福州片區積極推進“高企精準培育計劃”、“瞪羚工程”、“獨角獸引育工程”,鼓勵企業加強研發,中科芯源推出全球首個千瓦級KCOB光源模組,打破了歐美日專利技術的壟斷。廈門片區出臺“‘三高’(高技術、高成長、高附加值企業)企業倍增21條”等系列重磅政策,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年平均增長超過14.5%,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年凈增量超過250家,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年均增加超過4.5件,技術合同交易額年均增長29%,主要科技創新指標增幅相比“十二五”期間均大幅提高。泉州片區采取“一院一策”等方式,引進高校、院所共建重大創新平臺,對接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落地建設我省首個大科學裝置和國內唯一的“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引進天津大學、云箭集團、華中科技大學共建集成電路及人工智能研究院、測控與感知技術創新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院。中科生物研制出了全球首套模塊化整合栽培系統,火炬電子持續發力電容器領域關鍵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三是支撐帶動效應持續釋放。發揮福廈泉自創區的區位優勢和創新高地輻射作用,開展創新合作和資源對接,支撐帶動周邊創新發展,共享福廈泉自創區建設發展紅利。一是發揮福廈泉在閩東北和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中的引領作用,2021年福廈泉自創區協同創新專項資金從2000萬元提升至5000萬元,支持自創區與省內其他高新區開展協同創新,驅動全省高質量創新發展。二是發揮福廈泉自創區推動兩岸融合創新的區位優勢。泉州片區利用對臺合作優勢,全力引進臺資、臺企和臺灣高端產業項目,創新閩臺合作模式,不斷建設完善海峽科技大市場、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基地等兩岸合作載體和平臺,組織舉辦“海峽論壇”、兩岸創業大賽等交流活動,海峽兩岸協同創新成果豐碩,推動形成以兩岸融合創新為特征的開放發展格局。三是發揮福廈泉自創區創新高地聚集作用。福州片區積極創新校地合作機制,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不斷完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著力推動高校科技成果向社會轉移轉化,2020年片區整體完成技術合同交易額超20億元。廈門片區開展自創區和自貿區的協作聯動,出臺“雙自聯動”1.0版和2.0版行動方案,促進改革創新政策制度的相互疊加拓展,放大集成創新效應等。
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 京ICP備05034026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0532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27號院 郵編:100036 聯系電話:010-68209024 傳真:010-6820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