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手机看片久久国产免费,日本亲近相奷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王志輝:高新區咨詢服務路上的“80后”

來源: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作者: 李爭粉 發布時間: 2018-11-27


王志輝:現任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副總經理,重點從事科技園區戰略規劃、產業規劃、政策研究、機制體制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周一,在石家莊高新區調研管理體制改革以及園區平臺公司發展情況;周二,在沈陽參加遼寧省全省高新區座談會;周三,在濟南參加濟南高新區生態賦能培訓會……”近日,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副總經理王志輝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她基本上每周都在各個高新區穿梭。

從學校畢業后,王志輝進入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從事科技園區領域的研究和咨詢工作,從此就和高新區結下了不解之緣。

與高新區深度結緣

“進入長城所工作后,當時正趕上科技部火炬中心推進‘三類園區’建設,包括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創新型科技園區、創新型特色園區。”王志輝表示,她就當時參與了上海張江高新區、武漢東湖高新區等一流園區的調研和課題研究工作。時至今日,納入世界一流園區名單的高新區也從最初的中關村、上海張江高新區、深圳高新區、西安高新區、武漢東湖高新區、成都高新區等6家擴展到10家,蘇州工業園區、杭州高新區、廣州高新區、合肥高新區也先后跨入一流園區俱樂部。

“和過去10年相比,一流園區面臨著很多‘變’和‘不變’。一流園區代表中國參與世界競爭的國家使命不變,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衷不變,引領示范、輻射帶動的歷史責任不變。但是一流園區所面臨的外部時代特征、所依托的內在驅動力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王志輝說。

這個時代特征就是中國加速邁向新經濟時代,在當前新經濟已一股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正是基于這樣的時代背景,一流園區作為國家高新區的領跑者,最有條件全面擁抱新經濟,在新產業新業態發展、雙創生態營造、瞪羚獨角獸企業培育、機制體制改革和政策創新等方面都要走在全國甚至是世界前列,率先實現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

新經濟與傳統經濟相比,到底有何不同?王志輝表示,在新經濟時代,創新和創業總是聯系在一起,發展路徑是創業—創新—指數增長;而在傳統經濟模式下,創新總是和研發聯系在一起,發展路徑是研發—生產—線性增長。在傳統經濟時代,福特汽車需要100年的時間做到世界第一,而在新經濟條件下,很多獨角獸企業也許只需要3-5年時間就能成為世界第一,這是新經濟爆發性的生動體現。所以,新經濟的發展范式,不再是簡單的依賴“土地、招商、優惠政策”老三樣,也不是被動地承接產業轉移,而是需要優越的創新創業生態,有大量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的科技服務機構,有活躍的創業資本,有大量的創業群體,需要每一個地方依據自身的特色去找準新經濟爆發點,去和創新高地做更加積極主動、更加精準的高端鏈接,培育瞪羚獨角獸企業,從而帶動區域整體性的提升。杭州發展互聯網行業如此,貴陽發展大數據產業如此,銀川發展互聯網醫療也是如此。

在這個場景轉換的過程中,國家高新區首先要樹立的是換場思維,本質是發展理念的轉變,要打破路徑依賴。其次是生態思維,生態是新經濟的本質,未來的競爭是生態的競爭。還要樹立未來思維,高新區在過去主要是跟跑,未來要做引領、做領跑,需要更加主動去思考和謀劃未來的事情。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高新區也有很多的困惑和不適。王志輝表示∶“近幾年,圍繞一流園區建設,我們做的課題比較多的是政策研究、機制體制改革方案、雙創生態建設方案、瞪羚獨角獸培育計劃、國際化發展以及前沿新興產業發展等。”從這些課題,也可一窺一流高新區目前的發力點以及主要需求。

“細數了一下,工作以來我去過近80家國家高新區。”王志輝表示,除了一流園區,還有廣大的新升級高新區,這是一個更大的群體,也是目前發展壓力較大的區域。“我們在研究中更加接地氣,新升級高新區既要充分吸收國家高新區30年發展的成功經驗,同時也要把握時代特征,多到先進地區走一走,多做高端鏈接,有條件的高新區要積極發展新經濟,實現彎道超車。”

“放管服”改革釋放新活力

國家高新區30年是屹立國家和社會改革潮頭的30年,在科技和經濟結合、科技和金融融合、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人才吸引和培育,以及產城融合、國際化發展等方面開展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正是通過改革,不斷地解放人,讓人活起來,自由地去創造,這是科技創新的根本,也是國家高新區30年發展的根本。

中關村作為我國科技園區發展的一面旗幟,率先探索實施“一區多園”統籌體系,部市會商工作機制,率先開展“1+6”、新四條、新新四條等系列先行先試政策。在新經濟條件下,中關村正在按照“一產一策”“一類一策”的思路,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此外,《關于深化中關村人才管理改革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引才用才機制的若干措施》政策文件出臺,從便利國際人才出入境、開放國際人才引進使用、支持國際人才興業發展、加強國際人才服務保障等方面,提出了20條改革新舉措,多項措施為全國率先提出。武漢東湖高新區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中國光谷”特色品牌,發布的“黃金十條”等系列十條政策,在全國引起巨大反響。

在國家高新區30年發展中,一條核心經驗是地方作用的發揮。很多地方都將國家高新區的發展作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一號工程”,作為區域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性平臺,能夠舉全市之力建設高新區,給予高新區優越的管理體制,給予充分的授權,營造局部優化的小環境,來集聚高質量的創新資源和要素,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這種管理體制在國家高新區發展初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高新區發展至今,也出現了與高新區發展階段不相適應的問題,甚至出現體制回歸的現象。“我們很難說清高新區的管理體制哪種是最好的,只能說在哪個發展階段更相適應。”王志輝表示,“圍繞高新區的管理體制改革,長城所也做了很多課題研究,比如鄭州高新區、洛陽高新區、佛山高新區的機制體制改革方案,現在正在做濟南高新區、石家莊高新區的管理體制優化提升方案、合肥高新區的法定機構改革方案等。”

“高新區管委會未來改革的方向,是以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為核心內容,深化政府職能改革,率先并完善適應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的服務型高效政府機構,重點在培育發展新經濟上優化提升服務。濟南高新區的管理體制改革、合肥高新區的法定機構改革在當前都非常具備代表性。”王志輝告訴記者。

據了解,2016年6月,濟南市政府印發《關于公布市級下放濟南高新區管委會行政權力清單的通知》,決定將涉及濟南市投資促進局、濟南市發改委等49個單位的3000項市級行政權力事項下放至濟南高新區管委會。改革后的濟南高新區擁有市級權限的“2號章”,不出園區就能辦理所有審批事項。

同樣在2016年,濟南高新區打破行政事業、編制內外身份界限,推行全員聘任制改革,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實行“全員聘用、競爭上崗、以崗定薪”。同時,濟南高新區進行大部制改革,建立了管委會—工作部門—責任主管三級扁平化管理架構,根據整合后的機構和職責,重新設置崗位,精簡至15個業務部門。

“最近,合肥高新區正在進行的法定機構改革,非常有前瞻性和引領性。”王志輝表示,合肥高新區是安徽省法定機構改革三個試點單位之一,借鑒前海管理局等法定機構建設經驗,通過地方性立法,建設不列入行政機關序列、相對自主、獨立運作,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企業化政府”。

“機構法定是法定機構最顯著的特點,根據特定法律規定機構的設立、職責、主要負責人的產生和免職、經費來源、活動管理、監督、變更和撤銷等內容。擁有較高的自主權是法定機構的重要特征。由于機構的法定化,保證了機構的相對穩定性和獨立性,享有法定事權,與政府部門相比,在管理、人事聘用、財政管理、薪酬分配等方面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和靈活性。此外,法定機構和服務也更加公開透明,要接受社會的監督。”王志輝表示。

“法定機構是國家高新區管理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王志輝表示,“建設法定機構有利于精簡政府機構,緩解機構人員編制瓶頸問題,提高行政效率及行政效能,能夠以市場化方式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提供更加專業化市場化多元化服務,實現政府職能從管理到服務的轉變,實現去行政化改革目標。”

如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國家高新區是新經濟的主戰場。國家高新區瞄準科技前沿,積極發展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推動各行業轉型升級,催生互聯網+、物聯網+、智能+等“N+X”跨界融合新業態,“硬科技”大量涌現,大數據、云計算、無人機與世界齊肩并進,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區塊鏈、虛擬現實飛躍式發展,在一些細分領域躋身世界先列。前沿科技創業、場景式創業、跨區域創業等一批順應互聯網時代的新范式在高新區大量涌現。新經濟的異軍突起,助推相關產業迅猛發展,正在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這在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的背景下,顯得尤為可貴。

作為新經濟爆發式增長的主體,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已成為國家高新區新經濟發展的重要指征。由科技部火炬中心與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聯合發布的《國家高新區瞪羚企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7年,國家高新區瞪羚企業數量達到2857家,擁有瞪羚企業的國家高新區由132家上升到139家,占國家高新區總數的88.53%。今年3月,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聯合科技部火炬中心發布的《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獨角獸企業共164家。其中,中關村共有獨角獸企業70家,占全國的43%。

王志輝表示,“當前,我國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應把大力發展新經濟擺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新經濟本身是新動能,同時,通過新經濟的引領和帶動,加快傳統動能轉型重構。”

“最近我們一直在研究國家高新區新舊動能轉換的問題,”王志輝告訴記者,“我們認為核心的機制有四個。”

“第一是要推動產業跨界融合,在傳統產業中引爆增長。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很多爆發式增長并不是在全新產業中產生的,而是在傳統產業與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的跨界融合中產生的,比如滴滴出行、無人商場、智慧健康與醫療等,這些產業顛覆了原有的傳統產業,并且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所以,一個區域發展新經濟,第一要思考的是尋找一個爆發點,然后全力去發展,在某些時候還要做出規制和政策上的突破。這并不意味著原有的產業要丟掉,而是說原有的產業仍然可以按部就班,只不過它可能保持的是一種線性的增長,而爆發點則是實現爆發式增長,能夠快速帶動區域整體提升,貴陽發展大數據產業就是很好的例子。”

“第二是要推動大企業平臺化轉型,使傳統企業涌現新動能。在新經濟時代,平臺化轉型是大企業應對顛覆性創新、實現企業永續發展的重要機制。大企業通過采用去中心或者非中心的平臺化結構,鏈接各類外部資源打造創新生態圈,從封閉發展模式轉向內外協同模式,從生產者、交付者轉變為資源的鏈接者、整合者的角色,在推進自身轉型升級的同時,更能盤活存量資源,孵化出大量中小微企業實現爆發式成長,也為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提供了重要機制。前期,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部門以及一些地方政府,鼓勵大企業建設雙創示范基地、專業化眾創空間等創新平臺。一批大企業成功孵化出許多‘瞪羚’和‘獨角獸’,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例如,北汽集團孵化出北汽新能源、海航集團孵化出易生和聚寶匯、中糧集團孵化出我買網、首汽集團孵化出首汽約車、鏈家地產孵化出自如等等。對于傳統大企業集中的區域,例如東北、山東等,大企業平臺化轉型的價值則顯得更加突出。”

“第三是發展‘四新經濟’,助推爆發式成長。‘四新經濟’的突出特征是企業爆發式成長現象的不斷涌現,企業不再按照傳統的“小微—中型—大型—跨國”線性成長路線發展,而是呈現出‘創業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的躍遷式成長路線。因此,發展‘四新經濟’,加速培育壯大以技術創新為引領、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以知識技術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為支撐的經濟發展新動能,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機制。”

“第四是挖掘區域個性,營造創新創業生態。雙創生態包括雙創載體與平臺、雙創主體與要素、雙創文化與氛圍。一個好的生態,猶如一個粒種子投到好的環境,有陽光雨露,能夠實現快速的成長壯大,生態具有內生性、自成長、非線性的特點。當前打造雙創升級版,未來將更加強調創新創業行為的確定性,更加強調結果導向,豐富雙創應用場景,提供重度創新創業服務,優化雙創新制度供給是方向。”

面向2035,國家高新區下一步怎么走

“國家高新區2035是一個面向未來的愿景研究。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那么,國家高新區尤其是一流園區在其中要發揮什么樣的責任與擔當,要實現什么樣的愿景與定位,這是做這個課題的初衷。”王志輝表示。

在吸收了國內外權威機構對未來的技術和產業預測成果,深度訪談了中關村眾多的科技企業之后,北京市長城企業戰略研究所團隊指出,“面向2035,國家高新區要承載一個時代最先進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要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新科學新經濟新社會的研究中心、創造中心、場景中心,持續為全球科技進步、經濟發展提供新路徑、新方案和新能量。”

“要以全球化視野實現五大定位。以持續的創造力引領全球科技創新,成為世界原始創新的引領區;以持續的爆發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成為全球前沿新興產業的原創區;以持續的包容力創造新時代前沿的模式、制度和文化,成為率先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首善區;以持續的輻射力帶動區域發展,成為區域平衡協調的增長極增長帶;以持續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助推中國崛起,成為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先行區。”王志輝認為,面向2035年,國家高新區有六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一是大力發展面向未來的前沿新興產業。通過生態培育、多維跨界、場景應用等多種手段,加快發展我國具備優勢且進入爆發期的新興產業領域,如人工智能、自動駕駛、5G通信等;加快發展對整個產業鏈有關鍵帶動作用的大裝備產業,如高鐵裝備、大飛機、IC裝備、新能源汽車、機器人;加快發展有全局決定性作用的基礎性新興產業,如IC芯片、超級計算機、先進材料等;加快發展以場景和數據驅動的新興產業,如新零售、共享服務等領域。”

“二是重點突破關鍵核心領域的原始創新。目前中關村正著力建設三大科學城,各地都在探索新型研發機構。關于新研發的問題,首先在制度設計上,要鼓勵大學和科研機構聯合企業采用新機制、搭建新載體、采用新模式,成為創新共同體。還要解決三個核心的問題,職務發明成果轉移轉化中的所有權問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研發采購政策問、支持原始創新、早期技術、硬科技創業的政府資金先行投入問題。實際上,創新創業是實現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三是鼓勵科學家和企業家引領的硬科技創業。科學家深度參與、技術商業突破、資本持續注入、人才跨界集聚等是硬科技創業的突出特征。當前西安等地方都在大力發展硬科技。”

“四是要積極培育瞪羚、獨角獸企業。瞪羚、獨角獸企業的出現,核心是要培育好的雙創生態。同時也要和創新高地做更多的鏈接,比如,天津涌現出的一些獨角獸企業,是中關村的獨角獸企業將新的業務布局在了天津。”

“五是加快以人為本的社會治理創新。數字化技術將社會和個人高度解析至微粒化,‘精準預測、技術治理’的社會微治理模式是未來方向,同時,完善的社工體系也將逐步形成。國家高新區在空間上有邊無界的特征將更加凸顯,越來越多的高新區建設成為高技術社區和創新城區。”

“六是構建惠及全球的共同經濟。隨著中國新經濟場景應用趨于成熟,新經濟思想市場將愈加繁榮,以更加自信和從容的姿態走向全球,中國軟實力愈加彰顯。”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鞭。三十而立的國家高新區正按照新思想,新理念,砥礪前行,推動國家高新區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我是高新區的同齡人。在高新區研究咨詢領域工作了十多年,我見證了高新區發展的輝煌成就,也讓自己不斷成長。我很慶幸自己的青春年華與高新區創新發展同行。”作為“80后”,王志輝對高新區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相信未來的高新區會成為全球新經濟交流合作最耀眼的舞臺。而作為一個研究咨詢領域的工作者,我會繼續努力,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為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 京ICP備13019302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0532號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二區甲18號 郵編:100045 聯系電話:010-88656100 傳真:010-88656124